第七節 迫叫和不迫叫
◎迫叫一般來說有3種可能性:
1.可能有更多點(i.e.其中一方進行了無限叫牌)
2.已經確定要叫成局或滿貫但還沒叫
3.詢問同伴
以下給出一些例子:
第一種情況
1C-1S=6點以上,4張以上S
這個時候答叫人保證了6點,但沒有明確的上限(有可能多到20點)。所以這時就算開叫人只有12點,還是應該繼續叫牌(例如再叫1NT表示12~15點)。
第二種情況
1H-2C; 2S=16點以上*,4張以上S
這個時候兩個人加起來保證了26點,就算沒有配合也要打3NT。當然如果有更多點的話,要考慮打滿貫。
*實際上或許只有14~15點,但拿14~15點叫了這個2S的目的也是希望確立迫叫成局。
第三種情況
1NT-2C=詢問高花
答叫人只是想知道開叫人有沒有4張高花**,開叫1NT的人當然不能Pass
**其實有時候可能真的不想知道XD
◎迫叫的價值在於可以得到更多的訊息──在決定合約之前需要有足夠的情報,而得到情報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聽同伴的叫牌。
◎和迫叫相對的就是不迫叫。當我們說一個叫牌不迫叫,代表同伴是可以對它pass的。
1.給出點數範圍,而不是只有下限(i.e.其中一方作出有限叫牌)
2.已經叫成局或滿貫合約
例如
1C-1NT=6~10點,開叫1C的人如果只有12~15點當然可以pass。
1H-2C; 2S-2NT-; 3NT=建議打3NT,因為已經叫到成局合約所以答叫人不一定要繼續叫牌。
◎叫牌的時候要很情楚什麼東西迫叫,什麼東西不迫叫。在發現自己被迫叫牌的時候,就算不知道該怎麼辦也得選一個東西叫,不能因為不會叫就隨便pass掉。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